今天給各位分享軟件開發怎么評估價值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軟件開發怎么評估價值呢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對做好的一套軟件系統,如何對它的價值進行評估?主要是哪些方面進行評測?
- 2、系統軟件造價評估怎么做
- 3、軟件的價值評估
- 4、軟件開發成本估算方法有哪幾種
- 5、軟件評估方法
對做好的一套軟件系統,如何對它的價值進行評估?主要是哪些方面進行評測?
一、功能測試:測試軟件系統的功能是否正確,由于正確性是軟件最重要的質量因素
二、健壯性測試:測試軟件系統在異常情況下能否正常運行的能力。健壯性以后兩層含義:一是容錯能力,二是恢復能力。
三、性能測試:測試軟件系統處理事務的速度,一是為了檢驗性能是否符合需求,二是為了得到某些性能數據供人們參考(例如用于宣傳)。
四、用戶界面測試:重點是測試軟件系統的易用性和視覺效果等。
五、安全性(security)測試:是指測試軟件系統防止非法入侵的能力。“安全”是相對而言的,一般地,如果黑客為非法入侵花費的代價(考慮時間、費用、危險等因素)高于得到的好處,那么這樣的系統可以認為是安全的。
六、安裝與反安裝測試
系統軟件造價評估怎么做
系統軟件開發成本估算過程可進一步細分為軟件規模估算、工作量估算、成本估算和確定軟件開發成本等四個過程。
其中成本估算需要對直接人力成本、間接人力成本、間接非人力成本及直接非人力成本分別進行估算。
國家標準《GB/T 36964-2018 軟件工程 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建議的軟件開發成本估算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國家準中的四個估算過程,層層遞進,逐步細化,最終達到科學、一致的成本估算。
一、軟件規模估算
通常情況下,規模估算是軟件成本估算過程的起點。
估算規模是后續計算軟件項目的工作量、成本和進度的主要輸入,是項目范圍管理的關鍵,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首先進行規模估算。
在規模估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在規模估算開始前,應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類似文檔明確項目需求及系統邊界。項目需求除包含最基本的業務需求外,還應進行初步的子系統/模塊劃分,并對每一子系統或模塊的基本用戶需求進行說明,以保證可以根據項目需求進行規模預估。
依據項目特點和需求詳細程度不同,通常估算人員在選擇估算方法時應采用納入國際標準的功能點方法進行功能規模估算,在適用IFPUG或NESMA方法時,可以根據需求的粒度和管理需要,選擇預估功能點方法、估算功能點方法或者詳細功能點方法。
若當前的項目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可不進行規模估算,而直接采用類比法或類推法估算工作量和成本。
二、工作量估算
在完成規模估算后,應當開展工作量估算工作,若當前項目未開展規模估算,也可直接啟動工作量估算工作。
工作量估算時,可采用方程法、類比法、類推法、功能點法:
方程法:即基于基準數據建立參數模型,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估算值。
類比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進行比對,進而確定估算值。
類推法:即將待估算項目的部分屬性與高度類似的一個或幾個已完成項目的數據進行比對,并進行適當調整后確定估算值。
功能點法:從用戶視角出發,通過量化系統功能來度量軟件的規模,這種度量主要基于系統的邏輯設計。功能點規模度量方法在國際上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并且已經取代代碼行成為最主流的軟件規模度量方法。
在開展工作量估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情況:
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高度類似的歷史項目,則可直接采用類推法,充分利用歷史項目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當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如果此時具有與本項目部分屬性類似的一組基準數據,則可直接采用類比法,充分利用基準數據來粗略估算工作量。
對于規模估算已經開展的項目,可采用方程法,通過輸入各項參數,確定待估算項目的工作量。若客戶或高層對項目的工期有明確的要求時,在采用方程法估算工作量時,工期要求有可能是方程的參數之一。
為追求估算的準確性,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采用兩種估算方法,對估算結果進行交叉驗證,若估算結果差別不大,可直接使用兩種估算結果的平均值或以某種估算結果為準,若差別較大,需進行差異分析。
工作量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三、成本估算
在獲得了工作量估算結果后,可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成本估算。
在成本估算過程中,應需要注意的情況:
類比法和類推法,同樣適用于需求極其模糊或不確定時的成本估算;
間接成本是否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相關取決于間接成本分攤計算方式。在絕大多數組織,項目周期越長,項目組成員越多,其分攤的間接成本就越高,此時項目的間接成本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直接相關;
直接非人力成本通常與工作量估算結果無關,宜單獨分項測算;
成本估算結果,也通常為一個范圍,而不是單一的值。
四、確定軟件開發成本
在《軟件工程 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范》中,將軟件開發成本分為四類,主要是為便于對成本構成(即哪些成本屬于開發成本,哪些不屬于開發成本)進行清晰界定。
而在實際確定軟件開發成本時,通常并不是分別測定四類成本,加和后獲得總成本,而是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式確定總成本:
根據人力成本費率及工作量估算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根據規模綜合單價和軟件規模,測算出直接人力成本和間接成本之和,再加上直接非人力成本,獲得總成本。
在進行軟件的規模、工作量、成本估算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在規模估算時,應根據項目特點和需求的詳細程度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充分利用基準數據,采用方程法、類比法或類推法,對工作量和成本進行估算;
工作量和成本的估算結果宜為一個范圍值;
在進行成本估算時,如有明確的工期要求,應充分考慮工期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可以根據項目實際情況以及工期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對成本的估算結果進行調整;
成本估算過程中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別估算并進行交叉驗證。如果不同方法的估算結果產生較大差異,可采用專家評審方法確定估算結果,也可使用較簡單的加權平均方法;
在軟件項目的不同場景下(如預算、招投標、項目計劃和變更管理等)采用國家標準時,相關要求見國家標準中附錄A。
除了上述主要原則外,我們還需注意在使用基準數據時:
對于委托方和第三方,建議使用或參考軟件行業基準數據進行估算。估算模型的調整因子的增減或取值有可能隨著行業基準數據的變化而變化。
對于開發方,在引入行業基準數據的基礎上,可逐步建立組織級基準數據庫,以提高估算精度。組織級基準數據定義應與行業基準數據定義保持一致,以便于與行業基準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并持續提升組織能力。
軟件的價值評估
軟件價值的評估主要在應用上 。
其軟件自身的成本除了開發費用就是光盤費用了。
如果換了是我,我會首先告訴客戶,軟件的實際成本刨除開發費用,那么成本最多只有3元錢。
但是,實際給客戶帶來的價值就會有很多。
舉個簡單進銷存商貿企業的例子。
比如一個單位要管理庫存。。 那么上軟件的好處與價值大概以下幾個方面:
1.現金流的合理應用:用軟件實時可以查詢到庫存,絕對不會憑借感覺無理進貨,那么節省下的現金流就可以利用在其他方面產生更多利潤。
2.庫存量的提醒:假設倉庫100斤水果,用軟件,可以設置保質期7天給予提醒,人工管理一旦出錯,那么損失就是100斤水果。100斤水果多少錢?
3.及時的庫存:客戶要貨,但我不知是否有貨,或者說是否充足,那么損失一個單子他的價值又有幾何?
—————————-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我銷售軟件,我就算給客戶算賬,。。如果是企業,那么就算錢和應用后的效果,如果是政府,那么就算政績和便利。
總之,省錢、控制成本、控制庫存等諸多方面,就是軟件的價值。
————————————————————-
要想吧軟件賣好, 建議拜訪客戶之前,先要想好,他為什么要上你的軟件?有什么好處?
時間關系,就寫到這里吧。
軟件開發成本估算方法有哪幾種
開發一個軟件項目,成本如何估算?對此業內已經形成了較為通用的做法,估算步驟主要是這樣的:A.軟件項目需求溝通-》B.軟件項目需求拆分-》C.每個需求點的人天評估-》D.項目人天匯總-》E.商務報價定稿,下面我給大家逐一分解:
A節點主要是將客戶需要做什么弄清楚;
B節點則將需求按模塊拆分成需求點;
C節點則是根據企業開發實力和過往經驗判斷每個功能點多少人多少天完成(這個點需要較為資深的銷售經理或項目經理來評估);
D節點則是把項目所有人天及價格進行匯總,這個匯總不是簡單的相加,因為前面步驟得出的人天僅僅是開發部分的工作量,但是軟件開發還包括需求調研、系統設計、系統測試、UAT、上線和運維等等,這部分一般通過一定系數進行測算得出;
E節點就是考慮商務層面而非技術層面的因素對最終價格進行修訂,比如甲方是一個大企業那么可能第一次合作吃虧也得進去先,比如說甲方不差錢那報價可以適度提升以防后續有需求變更等等;
為了讓大家有個清晰的認知,我把工作中接觸過的一個評估模板(只到D節點哈)復制上來給大家參考:
軟件開發成本估算模型
以上是我從知乎大神處借鑒來的軟件開發成本估算方法之一,也有一些其他辦法,比如拿著同一份需求找不同廠商報價,看報價分布區間就能知道大概成本,另外對于資深的項目經理或開發人員,他們憑借感覺也是能估算的出來的……其他的歡迎其他同仁積極發表意見,畢竟借助科學的評估流程、工具及經驗做好軟件項目成本估算,從而更好的保障項目盈利是非常有必要的。
軟件評估方法
軟件系統質量 記分辦法,可以按照月,季或者年進行記分合計,每分對應相應的價格進行獎懲。 上線前 ;95%需求覆蓋率,至少 ;5%問題遺留率,最高 BUG嚴重 ;10%比率,最高 試運行過程 內(一般以軟件交付給用戶后的三個月內為初期故障期)指軟件在初期故障期初期故障率: 可以用它來評價交付使用的軟件質小時的故障數為單位。100一般以每單位時間的故障數。量與預測什么時候軟件可靠性基本穩定。檢查項目初期故障率的大小取決于軟件設計水平、 數、軟件規模、軟件調試徹底與否等因素偶然故障率:指軟件在偶然故障期(一般以軟件交付給用戶后的四個月以后為偶然故障期) 小時的故障數為單位,它反映了軟件處于穩定狀態下1000內單位時間的故障數。一般以每 的質量 運維過程 )MTBF平均失效間隔時間( 通MTBF指軟件在相繼兩次失效之間正常工作的平均統計時間。在實際使用時, 次失效之間的平均統計時間。n+1次失效與第n很大時,系統第n常是指當 小時左右。
軟件開發怎么評估價值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軟件開發怎么評估價值呢、軟件開發怎么評估價值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